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五年求医未果,疼痛科解决疼痛难题

发布时间:2025-07-17 16:09 本文来源: 麻醉手术中心(疼痛科)

邬大爷今年已84岁高龄,本应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他,却饱受三叉神经痛折磨,每当发作时,右侧面部便如遭电击、刀割,连刷牙、吃饭、说话都成了奢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的程度非常剧烈,主要表现为灼烧、针刺、电击、刀割样疼痛,可伴有患侧面部抽搐、流泪、流涕等。发作时常常毫无征兆,突发突止。随着时间的延长,三叉神经痛发生的频率增加,疼痛时间相应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甚者导致患者的自杀倾向。

术中穿刺

5年内,他辗转省内多家医院,尝试过药物、针灸、神经阻滞等多种治疗……效果却始终不尽人意,反而药物剂量越吃越大,副作用让他头晕目眩。而其他治疗要么收效甚微,要么短暂缓解后再次复发。就在他几乎绝望之际,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的这项技术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破局“天下第一痛”——精准技术为疑难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三叉神经痛素有“疼痛之王”的恶名,传统治疗手段对部分顽固性患者往往束手无策。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凭借CT引导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为像邬大爷这样的疑难病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CT三维成像)

                                                                                             (CT重建呈现“梨形”)

“精准制导”破解治疗困局:在高清CT引导下,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陈双主治医师团队犹如“疼痛狙击手”,以亚毫米级精度穿刺卵圆孔,直达三叉神经半月节,完美避开血管密集区,彻底颠覆了传统治疗的“模糊打击”模式。  

“微创革命”改写治疗体验:手术仅需穿刺针眼大小创口,球囊精准压迫,患者全程清醒、无痛,并积极配合效果测试,术中即可判断手术疗效,疼痛评分从9分(剧痛难忍)直降至0分,真正实现“上午手术,下午微笑”。  

“持久疗效”终结求医奔波: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对药物无效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有效率超90%,5年复发率不足15%,让患者长久摆脱病痛折磨。

匠心突破——顶尖团队攻克技术难题  

“这类患者往往经历过多次治疗失败,对医疗技术既渴望又恐惧。”陈双主治医师介绍道:局麻下CT引导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对术者及其团队的要求极高,既需对颅底解剖了如指掌,又要具备高超的影像解读能力,穿刺角度偏差1毫米就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同时,该项手术要求非常及时与精准地管理和调控患者生命体征

医疗团队凭借三维CT导航系统,在邬大爷的手术中,犹如为手术装上了“北斗卫星”,结合术中心电监测,最终将球囊精准送达“靶心”。当球囊在X线下呈现出完美的“梨形”时,CT手术室响起掌声——这标志着又一位顽固性疼痛患者将重获新生。患者术中即感疼痛消失,这也是手术结束的标志。  

(术中测试 患者已无疼痛)

疼痛科技术矩阵——打造区域诊疗新高地

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独立自主完成该例高难度的局麻下CT引导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标志着医院疼痛科在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已经具备完全独立开展国内先进技术的能力,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重要跨越。

作为医院年轻的学科,疼痛科已构建起涵盖神经功能调控、射频消融、低温等离子消融,椎间盘激光修复术,鞘内泵输注系统,脊髓电刺激等技术的完整微创体系。

此次局麻下球囊压迫术的成功开展,更实现了三大突破:  

1.技术突破:成为区域内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医疗机构  

2.年龄突破:为高龄、体弱患者提供手术新选择  

3.疗效突破:将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控制率提升至新高度  

“看到患者术后绽放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陈双主治医师说。目前,邬大爷已康复出院,终于能安心吃饭、畅快谈笑,开启了全新的无痛人生。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五年求医未果,疼痛科解决疼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