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儿童骨折别慌张!中医骨伤有办法

发布时间:2025-07-17 16:39 本文来源: 中医科

孩子活泼好动,难免磕磕碰碰,骨折是儿童常见的外伤之一。由于儿童骨骼尚未发育完全,其骨折特点与成人不同,处理不当可能影响骨骼生长。

今天,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骨伤团队,为大家科普儿童常见骨折的识别、处理,并附上典型案例,帮助家长科学应对!

一、儿童骨折的5大特点

1.青枝骨折:像嫩树枝折而不断,常见于幼儿,骨骼弯曲但未完全断裂。  

2.骨膜厚、愈合快:儿童骨膜血供丰富,骨折愈合速度比成人快30%-50%。  

3.塑形能力强:轻度错位可随生长自行矫正(但严重错位仍需复位)。  

4.骨骺损伤风险:生长板(骨骺)受损可能影响骨骼发育,需特别关注。  

5.症状可能不典型: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拒动、哭闹或局部肿胀。  

二、儿童常见骨折类型

骨折部位

好发年龄

典型表现

锁骨骨折

新生儿(产伤)、5-7岁(跌倒)

肩部活动受限,拒抱,局部隆起

肱骨髁上骨折

5-8岁(摔倒手撑地)

肘部肿胀、畸形,剧痛

前臂骨折(桡骨/尺骨)

6-10岁(运动伤)

前臂变形、旋转受限

胫骨骨折

学龄期(蹦跳、撞击)

小腿疼痛、无法承重

三、家长该如何应对?

1.初步判断:  

  ●孩子受伤后是否持续疼痛、拒动?  

  ●观察是否有肿胀、畸形或异常活动?  

  ●轻微触碰是否引起剧烈哭闹?  

2.紧急处理:  

  ●固定伤肢:用硬板、书本或围巾悬吊等方法临时固定,避免移动

  ●冰敷消肿:24h内用毛巾包裹冰袋间隔性冷敷

    (避免热敷或揉搓,可能加重肿胀或移位。)

3. 何时必须就医?  

 ●关节明显变形、无法活动  

 ●皮肤发紫、麻木(警惕血管神经损伤)  

 ●高处坠落或车祸等高能量伤

四、中医骨伤优势

儿童骨骼具有生长旺盛、塑形能力强的特点,中医骨伤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技术,在儿童骨折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1. 无创治疗,保护生长潜能

●采用纯手法复位技术(如拔伸牵引、折顶回旋),避免手术切开

●轻柔操作最大限度保护骨骺(生长板),降低骨骼发育障碍风险

●特别适合关节附近骨折(如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

2. 动态固定,促进自然愈合

●小夹板弹性固定允许适度微动,符合“动静结合”治疗理念

 ●可随肿胀变化调整松紧度,避免石膏固定的压迫并发症

 ●保留邻近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 整体调节,减少后遗症

●结合针灸、推拿疏通经络,改善患肢血液循环

●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

●配合辨证中药方剂调理全身气血,增强骨骼修复能力

4. 治疗便捷,适合儿童特点

●多数病例可门诊治疗,避免住院带来的心理压力

●治疗费用显著低于手术治疗

●康复过程自然舒适,儿童依从性高

这些优势使中医骨伤成为儿童稳定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青枝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等常见类型。对于复杂骨折,也可与现代医学技术结合,实现最优治疗效果。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1:9岁女孩“桡骨远端骨折”

主诉:外伤致左腕疼痛畸形两小时

查体:左腕关节局部肿胀、畸形,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关节活动受限。

X线:左腕桡骨远端骨折(如下图,箭头示骨皮质皱褶)。

来院时视诊、摄片

手法复位后立即复查

治疗4周后复查

治疗:1.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2. 配合中药外敷。3.四周后复查愈合良好,拆除夹板。

案例2: 5岁男孩“尺桡骨双骨折”

主诉:外伤致右前臂中段肿胀、畸形,触痛、压痛明显,活动受限。

X线:右尺桡骨远端骨折(如下图)

来院时视诊、摄片

手法复位后立即复查

治疗2周后复查

治疗:1. 手法复位+压垫、小夹板固定。2.复查DR,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3.两周后复查见骨痂形成,予以调整外固定,继续门诊治疗随访。

儿童骨折重在"三早"原则:早发现、早固定、早康复。家长需特别留意孩子受伤后出现的三大典型症状:局部明显肿胀、持续疼痛拒按、活动功能受限,这些往往是骨折的重要信号。

传统中医正骨手法讲究"稳、准、轻、快",通过手法复位能有效避免二次损伤,结合现代医学的影像诊断技术和固定材料,可实现"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治疗理念。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组织创伤、促进骨折愈合,还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儿童骨骼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若发现孩子受伤后症状持续24小时不缓解,或出现患处畸形、异常活动等情况,务必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骨科医师评估处理,切不可盲目采用民间偏方,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骨骼正常发育!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儿童骨折别慌张!中医骨伤有办法